近年來,預付卡以其優惠、方便的特點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廣泛運用于各行各業。一方面,預付卡消費使商家實現了資本的快速累積,另一方面,顧客也能夠享受到打折、贈送等形式的優惠。預付卡可以讓商家快速回籠資金,降低經營風險,這也成了一些不法之徒坑害消費者的手段,他們開業賣卡賣完跑路,或者更換企業名稱繼續行騙。還有一些賣卡企業,因經營不善、股東糾紛等,中途關門跑路,對消費者沒有一個說法。一些企業辦完消費卡換牌子或轉讓,以換老板為由,讓消費者進行再充值或原卡作廢續辦新卡。部分商家還以“一經售出,概不退卡”等為由,服務質量、優惠力度變著花樣縮水,價格卻上漲,消費者遭受“宰割”心里窩火,想要退卡又困難重重。
2019年,省商務廳聯合省公安廳、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專項整治行動,檢查預付卡經營主體12281個,受理投訴舉報預付卡問題線索4232件,排查問題線索586件,立案查處27件,涉案金額1654.4899萬元。檢查發現,洗車、美容美發、健身、商場超市等預付卡式消費糾紛居多,商家在沒有提前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關門停業的多是洗車類,沒有明確告知消費者就進行轉讓的多是美容美發類,消費者辦理的預付卡在有效期內被告知停止使用或者承諾期內不能正常使用的多是健身類,因故轉軌或者歇業多是商場超市購物卡。這些預付卡糾紛,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很容易滋生社會矛盾,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因此建議如下:
一、建議出臺《河北省單用途預付卡管理辦法》,對我省范圍內的經營單位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的使用加強管理。借鑒2019年5月1日施行的《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規定》,抓住協同監管服務平臺的關鍵環節,對系統信息對接、資金風險防控、信用管理、社會共治等方面作出相關規定,變“被動監管”為“主動預警”,變“單邊管理”為“多邊共治”,構建單用途預付卡的管理框架。
二、隨著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不斷完善,進一步依托公示系統強化信用監管,及時將因預付式消費問題而受到行政處罰的企業信息錄入公示系統,并向社會公示,提醒消費者注意。依據公示信息,將其作為重點監管對象,開展專項整治,前移關口,不斷加大整治力度,發現問題依法嚴厲查處。同時,積極推動部門間開展信息共享和失信聯合懲戒,對失信企業進行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的信用約束和懲戒,使其“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三、建立區級試點,探索規范預付卡企業有效措施并進行推廣。由主管部門抓好備案手續辦理,根據國家商務部2012年9月出臺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建立健全預付卡發售的登記、申報、備案制度,已發行預付卡的商家要按規定補辦備案手續,督促打算發行預付卡的商家辦理相關手續。應把預付式會員卡納入合同管理,統一制定合同范本,定清供需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建立完善、系統、嚴格的評價、考核指標體系,加大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整頓,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厲查處。對辦卡商家設定準入門檻,只有滿足一定的實繳注冊資金、達到一定營業額度時才能提供這項服務。對銷售預付式會員卡的企業,按預付資金的一定比例實行保證金制度。在預付卡的發行、使用中,建議商務部門會同金融管理部門,為預付卡的使用者提供一個第三方資金監管平臺,將消費者預存在商家預付卡上的費用按照一定比例,委托銀行第三方機構管理,并列入監管賬戶,一旦有涉事企業發生跑路情況,可有效啟動賠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