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老齡化給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深刻影響。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預計到2053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7億的峰值,占總人口的34.9%。目前我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河北省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受經濟社會發展、醫療水平提高和計劃生育政策疊加影響,河北省老年人口呈現高齡化、少子化、空巢化趨勢,失能老年人基數較大。在今后一段時期,河北省老年人口規模還將持續擴大,預計到2035年,全省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281萬人左右,比重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
二、我省老年人較低的收入與日益攀升的護理費用矛盾日益加劇。老年人口在退休后收入減少,但在醫療方面的支出不斷增加,對家庭形成較大經濟壓力。隨著社會物價水平的提高,專業的護理機構費用不斷增加。
三、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發展時間短、基礎薄弱,在覆蓋范圍和保障層次等方面仍處于初級階段。行業開發產品同質化程度高、保障內容簡單,缺乏行業相應的護理依賴等級和服務內容等體系標準統一的問題。
四、支持發展政策不足。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缺乏關于長期護理保險的法律制度體系和稅收支持政策。與國內其他先進省市相比,河北省在這方面的支持政策明顯不夠。
????針對上述問題,建議如下:
一、抓好頂層設計,實施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全民參保計劃。推動形成全省統一、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框架,做到全省繳費標準、待遇給付和行政管理統一,使其成為繼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之外的第六個社保險種。
二、盡快確立長期護理保險的籌資機制。在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內,作為社會保險的長期護理保險籌資,可通過以壓縮醫保資金使用中的不合理支出為手段實現長期護理保險的初期籌資。其中,保險繳費應該成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主要資金來源,可參照國外經驗,其占比為60%,由雇主繳費和個人繳費共同承擔,個人負擔占比建議在20%以下。
三、做到城鄉統籌,讓城鄉老年群體享有同等保障服務。合理縮小城鄉差異,在資金籌集、待遇支付等具體標準上要體現城鄉、區域發展的差異。要明確各級政府、企業、個人、社會等多元主體在長期護理保險中的權利、義務和責任。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略有結余”原則,實施全省統籌、分級管理、單獨核算、專款專用,確保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基金收支平衡。
四、抓好政策引導,給予稅收優惠,促進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的盡快參與。要給予稅收優惠,充分調動保險公司的積極性。保險公司要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根據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制定多樣化的保險產品,在設計產品時要考慮到層次豐富的條款、明確的健康管理特點和高技術含量的保障等。
五、積極發展長期護理服務。推進政府購買服務,通過積極借鑒國際經驗、總結試點做法等手段,進一步推動我國長期護理服務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加大對各類護理專業人才的培育。
六、積極推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中的標準化建設。借鑒國際做法,基于中國國情和各地差異,推進包括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支付標準、考核標準、評估主體標準等在內的多個標準體系建設。
七、鼓勵保險機構與護理機構相互合作。將保險公司與長期護理機構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建設完善且專業化的護理機構。借鑒發達國家對護理資源共享的方法,通過專業訓練提高人員素質。設立相應的規章制度和考核辦法對專業護理人員進行管理和考評,保證服務人員的專業水平。